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刘晨茵
7月9日清晨6:45,北京东便门外的通惠河边,60岁的蒋卫民熟练地将桨板拖下水,随着浆板斜插入水面,他重划京杭大运河的计划正式启动。如果一切顺利,他将赶在亚运会开幕前,沿京杭大运河划着桨板回到杭州。
受访者供图
(相关资料图)
37年前,23岁的蒋卫民和教练徐水强,划着一艘皮划艇从杭州出发,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。当年,他们用时42天,划行近1800公里,完成了国内首次以人力漂流大运河的奇妙之旅。中央电视台《话说运河》节目组还特地跟拍了两人的运河之旅。
37年后,恰逢杭州亚运之年,蒋卫民刚刚办理了退休,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划行。天时地利人和,这个7月,蒋卫民再次启程。
为再次划行已准备两年
利落的背心短裤,轻便的背包、运动鞋,工作日的晚上8点,蒋卫民又泡在了健身房。
坐姿划船、高位下拉、引体向上、负重训练……蒋卫民按照训练日程进行身体肌肉的针对性训练,在不同健身器材面前都显得游刃有余。
为了再次划行京杭大运河,蒋卫民已经准备了两年。近半年来,他从原本的一天一练加码到一天两练,今年特地加强了桨板的专项训练。
每天早晨6点多,蒋卫民下水练习桨板或皮划艇,划行至少10公里。白天正常上班,下班后再到健身房练1个半小时。
“在健身房锻炼,我每次练一块大肌肉、一块小肌肉,每星期至少三次。胸肌、背肌、臀腿,这些部位都会练到。力量训练是划行运河的基本功。”
蒋卫民是健身爱好者,在训练方面有自己的想法,主张运动多样化。撸铁之余,他会做瑜伽、游泳来放松肌肉。在多项运动中,他格外钟情划船这类将耐力和爆发力充分结合的运动。
1986年,从杭州沿运河划船北上时,蒋卫民的体脂率在10%左右,现在他的体脂率则常年保持在13%左右。身姿挺拔,肌肉健美,如果不提年龄,绝不会有人想到他今年已经60岁。此前,蒋卫民还参加过4场斯巴达比赛,拿过3次冠军。
多年来,蒋卫民一直坚持运动 受访者供图
多年来,蒋卫民一直坚持运动 受访者供图
多年来,蒋卫民一直坚持运动 受访者供图
多年来,蒋卫民一直坚持运动 受访者供图
他说,“健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!就算不是为了划行大运河,我也会坚持锻炼,几十年早成习惯了。”
为什么想再划一次京杭大运河?蒋卫民四五年前就有想法,但那时工作忙,很难空出几十天时间。直到这两年杭州亚运会即将举办,自己也快要退休,想法才越发明晰。一方面,他觉得,再过几年自己不一定还有足够体能;另一方面,今年恰逢亚运之年,又在家乡杭州举办,杭州还有运河文化遗产,是难得的机会。“当年我从杭州划去北京,现在体能和状态都不错,再从北京划回来,那多圆满!”
计划亚运会前返杭
37年后再次划行大运河,蒋卫民有了更周全的计划。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,他计划7月9日从北京东便门的通惠河下水,每天划行约30公里。
下水时间取决于杭州亚运会。蒋卫民说,以9月23日亚运会开幕为准,倒推时间,提前六七十天出发,再留点时间余量应对突发情况。
原本,他和老伙伴徐水强春节时就聊起了要一起再划行京杭大运河。为了兼顾两人的工作,出发日期几次修改排到了7月份。“但比较可惜,徐教练俱乐部的工作忙,实在走不开。”
此前,蒋卫民透露,再次划行大运河的消息一出,很多板友都为他高兴,也想参与进来。下水第一天,北京的十几个板友会陪他一起划行到通州,之后他会独自划行。
即将入伏,白天气温高,下水之后,蒋卫民打算每天早晨5点出发,划四五个小时后上岸休息。下午四五点钟时再下水划两三个小时,避开高温。“每天不划个六七小时没法完成30公里,这个不能放松。”
避开高温下水,白天的大段闲暇时间,蒋卫民打算着,稍作休息之后就去旅游。对他来说,这次划行就是一次采用特殊交通工具的旅游,桨板出行更方便欣赏风景,还能考察沿途的水文情况。“当然一切都要以健康安全为先,我玩了几十年皮划艇、桨板,有教练证、救生员证、裁判证,本身经验比较丰富。”
30年前,划行途中的合影留念。左一蒋卫民,右一徐水强 受访者供图
1986年,蒋卫民和徐水强一路划行大运河,沿途游览了曲阜、徐州、苏州、扬州等地的不少景点,至今都还津津乐道。这次从北京划行回杭州,他想故地重游,去天津海河解放桥再拍张照片,还要打卡新地点。“山东的台儿庄、淄博都想去看一下,感受当地的美食和风土人情。”
1986年,蒋卫民在天津海河解放桥拍照留念 受访者供图
运河划行休息时,蒋卫民在北戴河附近游玩 受访者供图
当然,划行并不是一帆风顺。那时候,白天划船他们遇见过淤泥、沼泽、旋涡、下陷的沙洲,惊险刺激。有一回,两人在黄河遇到好几个旋涡,船一下去立刻被水带得往下飘了十几公里,还好控制住了没翻船。黄河河段有沙洲,年轻的蒋卫民很好奇,慢慢走上去时就开始下陷,徐水强赶忙递过桨,才把人拉上来。
沿途老乡的热情、淳朴、善良,也让蒋卫民至今都难忘。一路上,有陌生的乡亲帮两个年轻人扛皮划艇,叫上他们一起吃饭喝酒,和他们聊天。过了扬州以后,村庄稀稀落落,入夜后很安静。两人在岸边搭帐篷露营,河边放牛的人好奇地打量着他们,几里之外炊烟袅袅,他们躺在草地上看夜空越来越黑,听着虫鸣冥想,在晚风吹拂中入睡。
划行装备全面升级
当年,蒋卫民跟着身为皮划艇教练的徐水强训练。后来,徐水强去武汉体院读书,蒋卫民在电大脱产学习,两人都有暑假,就决定一起沿运河划行去北京。为此,蒋卫民训练了两年,从东新路(原大庆路)骑车去六和塔,单趟行程要80分钟,每个周末训练两次。
划船走运河需要钱,当年蒋卫民在杭州重型机械厂上班,每月工资30元,于是他想到去拉赞助。蒋卫民给当时的杭州第二中药厂(后来的青春宝集团)厂长冯根生写了信,之后又骑车找上门和他见了面。虽然素不相识,但冯根生对他的想法很感兴趣,爽快说道,“好的小蒋,我支持你!”
就这样,在杭州市半山区体委、杭州市船艇运动协会、杭州中药二厂(青春宝)等单位的支持下,两人用赞助费购买了露营设备、药品、干粮和皮艇修补工具等物品。1986年8月,他们带着30斤重的行李、地图、指南针和单位开的介绍信,从杭州城北的皋亭坝下水,开始了大运河漂流。
蒋卫民还记得,当年乘坐的皮艇是玻纤材质,已经算很先进。这次出发,他的装备得到全方位升级。
蒋卫民多年来一直坚持水上运动 受访者供图
蒋卫民多年来一直坚持水上运动 受访者供图
11.5公斤的碳纤维桨板,备用的充气桨板,全碳材质的桨还能变换长度和形态,还有1.2公斤的超轻单人帐篷。另外,还有一位朋友会驾驶车辆为他提供后勤保障,能吃上热饭,GPS一键定位装置方便两人碰头。在河道划行时,完善的水路标识和导航技术,也大大减少了迷路的可能性。
三伏天,蒋卫民打算沿途多住酒店,充分保证休息。等天气凉快了,再在岸边露营。他说,自己最大的期待就是顺利完成这次大运河划行,不留遗憾。
巧的是,这次大运河之旅,蒋卫民也和当年一样,用一封信说服了青春宝得到支持。他觉得这是难得的缘分,也象征着37年弹指一挥,但青春不老。
这一次,蒋卫民想用照片和视频记录自己的沿途见闻,完成自己跨越37年的青春圆梦之旅,也用个人行动支持、迎接杭州亚运会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关键词: